亞洲大學護理學院8位同學獲教育部學海補助赴澳洲西雪梨大學實習,開拓國際護理視野

  • 2025-03-28
  • 莊雅瑛
亞洲大學護理學院8位同學獲教育部學海補助赴澳洲西雪梨大學實習,開拓國際護理視野。

    亞洲大學護理學院護理學系及後護系8位同學,獲教育部新南向學海築夢計畫補助,前往澳洲西雪梨大學(Western Sydney University, WSU) Parramatta Campus進行國際護理實習1個月,除了研習進階專業課程外,並至當地Blacktown Hospital、Nepean Hospital及Liverpool Hospital實習,實際進入加護病房、急診室、兒科病房、新生兒加護病房、產房等特殊單位,體驗跨國護理文化、拓展護理專業視野,收穫豐富。
亞大護理學院長吳樺姍表示,西雪梨大學為澳洲公立綜合大學,其護理、助產系排名是全澳洲第1名,為全球前50大的優質護理學院,為亞大護理學院長期合作姊妹校之一。今年由護理學系簡慧雯老師獲教育部新南向學海築夢計畫的補助,與西雪梨大學護理學系Professor Jane Frost、Professor Kath Peters及Professor Lucie Ramjan共同規劃「澳洲多元健康照護實習」課程,選送8位同學赴西雪梨大學實習。
學生赴海外實習期間,除了醫院及社區的實習活動外,也被安排於西雪梨大學的South Parramatta Campus與澳洲當地及國際學生共同參與護理專業科目的學習,同時於Nursing LAB進行技術實作,課程內容包括: 澳洲臨床護理專業工作守則、澳洲護理實務標準、臨床工作溝通、安全給藥、以全人為中心的護理照護、感染控制、跨文化安全護理及AI 模擬情境教學等主題,學生在全英文教學情境中精進專業知識,並體驗跨文化護理專業教學模式。

    國際護理實習第二週,學生前往西雪梨大學 Campbelltown Campus進行學習,在WSU眾多校區中,Campbelltown Campus為護理、醫學和健康相關專業領域的重要學習基地,該校區配備最先進的教學設施,包括:高級護理模擬實驗室、臨床培訓中心及研究機構,為學生提供實踐操作和臨床技能訓練,使其能夠在模擬的醫療環境中習得必要的臨床能力,為未來的護理專業實踐做好準備。此外,西雪梨大學是澳洲少數提供正式傳統中醫學(TCM)教育的高等學府之一,其傳統中醫學教育為學生提供扎實的針灸、草藥學、診斷技巧及臨床實踐基礎,課程強調循證醫學,並保留中醫的精髓,確保畢業生能夠迎接日益增長的綜合醫療需求。西雪梨大學(WSU)持續在澳洲推動傳統中醫學的發展,為學生提供向經驗豐富師資學習的機會,並參與將東方與西方醫學結合的臨床實習。
在 Blacktown Hospital, NSW區域教學醫院實習過程中,醫院護理主管詳盡指導亞大護理學院8位同學有關澳洲第一線急診照護與產兒科的醫療照護模式,如:急診室作業流程、設施設備、人力資源安排等,並帶領同學進入加護病房學習,與台灣醫療環境相較,其環境設計較友善,讓家屬可花更長時間陪伴加護病房患者,降低病患的被隔離感,實習過程中也發現加護病房的病人可以居住更長的時間,極度重症的病人並不多,讓同學印象深刻。

    在Nepean Hospital,NSW區域教學醫院實習,其位於雪梨西部郊區,是一所當地主要的醫療中心,為當地社區及周邊地區民眾提供急診護理、外科手術、產科、重症護理、康復以及心臟病學、腫瘤學和心理健康等專科服務。Nepean Hospital 一直是西雪梨大學(WSU)合作教學醫院,為醫學、護理和各類健康相關領域學生提供臨床實習訓練。在Nepean Hospital實習過程中,同學們走訪不同專科單位,透過實地接觸及觀察,了解該地區醫院與台灣區域醫院的差異性。

    在Liverpool Hospital實習時,學生有機會進入兒科病房以及新生兒加護病房,令同學感到訝異的是兒科病房中有幼兒園可供住院的病童學習,讓病童在醫院獲得妥善治療的同時也不會讓學習進度落後;另一特點是病房內設有兒童短期留觀病房(Pediatric Short Stay Unit),讓從急診檢傷進入的兒童,有另一獨立區域與成人區分開來,讓他們有一較為放心且較具安全感的環境供他們休息及康復。
這次由亞洲大學護理學院選送的8位優秀同學赴澳洲西雪梨大學及當地醫院進行實習的經驗,無論是在課堂學習還是臨床實習中都收穫豐富。透過深入了解澳洲的醫療照護體系,學習其臨床護理專業的規範,以及觀察不同醫療單位的運作,學生們不僅拓展了專業視野,還體驗到了跨文化差異與醫療實踐的多元性。

    陳同學及蔡同學表示此次的實習課程與台灣的教學方式看似雷同,但當地老師更加注重學生的共同參與及討論活動,在討論課程中也會請大家一起進行腦力激盪,啟發學生對於護理知識的了解。技術課程當中特別著重於臨床實務的基礎知識與操作,老師們也非常樂於解答同學們的問題,讓同學們更加了解澳洲醫療體系及台灣醫療體系的差別,這些也讓我們在課程中更有參與感。黃同學表示讓他印象最深的是小班互動教學,課堂強調討論與主動思考,且老師會即時給予個別回饋,讓她們對自學與互動的重要性有深刻體悟。陳同學表示澳洲護理相當注重母嬰連結與家庭照護,母嬰同室從生產後即開始,產後僅需住院兩天便有助產士居家訪視,讓她感受到台澳在產後照護模式上的巨大差異。